如何解读与研判移印机业相关统计数据

点击: 日期:2013-10-8 字体大小:14px 12px

几乎已成惯例。近几年每到7月前后,有关方面便会陆续发布一系列与移印机业有关的重要数据。对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便深陷经济“迷雾”的移印机企业而言,这些如约而至的统计数据已经成为研判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移印机业走势的重要依据。今年也不例外。

  

  710日,在2013上海国际移印机周主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公布了2012年我国移印机业发展的数据。据统计,2012年我国移印机业实现总产值9510.13亿元,全国共有移印机企业10.44万家,从业人员344.13万人,全行业资产总额为10461.29亿元,利润总额为724.98亿元,对外加工贸易额为772.04亿元,外商投资总额为389.3亿元。

  

  如果将此与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尽管外在经济环境并不乐观,2012移印机总产值与2011年相比仍增长9.6%,这表明我国移印机业整体上依然保持良好的成长韧性,当前部分移印机企业感受到的困难与挑战更多属于发展中的调整与修正,而非产业周期的根本性逆转。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移印机业对外加工贸易额的逆势增长。在欧美日发达经济体需求萎靡,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业内人士一度看淡外向型移印机企业的发展前景,但2012移印机业对外加工贸易额同比13.5%的增幅表明,我国移印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仍然不容小觑。

  

  整体向上的大势之下亦不乏“隐忧”。2012年我国移印机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但全行业利润总额的增长率却只有2%,这无疑成为移印机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又一佐证。这一年,我国10.44万家移印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24.98亿元,平均到每家企业只有69.44万元。如果考虑到2839家规模以上重点移印机企业的利润总额便占到了全行业的57.7%,那么对总量达10万家以上的规模以下企业来说,平均利润总额则大致只有30万元。在未来移印机市场的整合与重组中,这些数量庞大但规模有限的中小企业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如果再联想到此前一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的一些数据,部分移印机企业的危机感可能会更强烈一些。该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图书和期刊总印张数同比增长率分别只有5.1%1.7%,报纸的总印张数甚至同比下降了2.7%。这表明,对大多数出版物移印机企业而言,其在2012年的成长率很难达到9.6%移印机业平均水平。

  

  相对纸质书报刊总印张数的低速甚至负增长,2012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同比40.5%的增幅便显得更加炫目,其中电子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幅更是达到52.6%。无论是纸质书报刊企业,还是与之休戚相关的出版物移印机企业,面对汹涌而至的数字出版浪潮,都到了必须奋起以对的时候了。

  

  同样是数据,有的令人振奋,有的令人警醒,还有的令人困惑。今年7月上海新闻出版局也公布了该市2012移印机业发展的数据,有业内专家将其与往年数据进行对比后敏锐地发现,被业界普遍看好的数字移印机近两年的产值增长率分别只有3.85%1.29%,远低于同期上海移印机业总产值17.7%12.2%的整体增长水平。该专家不由发出这样的疑问:数年前业内不是还一致看好数字移印机的发展吗?为什么统计数据与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不过上海的情况可能只是特例。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数字移印机总产值为62.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1.8%,遥遥领先于移印机总产值9.6%的增速。

  

  对移印机企业来说,数据是一面镜子,映照的是产业的现实与未来,但偶尔有些时候,镜子中的映像也会有稍许的变形和失真,如何解读与研判仍需企业家们用心揣摩。

ica; f?Csz?h?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line-height: 18px; orphans: 2;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  

  第三,经济环境不好,企业需要挖潜,需要严格控制成本,而政策的不断收紧,也需要企业在器材上环保化,在设备上高效化。

  

  这几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成就了今年移印机设备、特别是高端设备市场的“繁荣”景象。不过,如果大的经济环境不能有本质的改变,这种繁荣只能是暂时的。

  

  特别提醒一点的是,未来移印机行业的发展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所以在现实的情况下,移印机企业或许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而不是简单地引进设备。设备永远只是工具,移印机企业不应该成为移印机设备的奴隶。

评论信息

共有: 条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名:
内容:
验证码: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不发表攻击性言论。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产品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